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业务主管
官网使用指南 登录 注册 中文 English高级搜索

协会动态

以技术创新支撑食品安全监管:特殊食品技术标准与审评实践会议举办

发布日期:2025-10-24

分享:


在所有食品中,特殊食品承载着守护特殊人群生命健康的重任,是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对象。10月23日下午,作为第十届中国特殊食品大会的重点会议之一,特殊食品技术标准与审评实践会议在西安举办。本次会议以“释放技术审评科研能量,以成果转化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扣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聚焦保健食品、婴配食品、特医食品等产业标准体系和审评情况、科研成果转化等关键议题,旨在以技术创新支撑食品安全监管,为我国特殊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本次会议由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主持。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副主任龙继红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副主任龙继红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围绕特殊食品审评工作,她指出,第一,坚持人民至上,精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营养健康需求;第二,把握市场规律,着力培育可感知的特殊食品产业新质生产力;第三,加强研审联动,积极顺应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和科技政策方向。未来,食品审评中心将继续统筹各方力量完善标准体系,建立多方协作平台,发挥技术审评优势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应用人工智能,推进特殊食品智慧审评。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法规标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文军


聚焦行业关注的特殊食品技术审评工作热点,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法规标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文军介绍道,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法规标准委员会(法标委)旨在反馈行业热点、探讨前沿技术、解决创新需求等方面,提供行业智慧。法标委主要通过调研问卷、建议反馈、问题搜集等建立行业和食审中心的连接,推动行业新原料、新技术、新产品、新功能的创新发展,并联合食审中心开展各项专项课题研究,助力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和特医食品的升级与创新探索。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保健食品功能审评部主任刘洪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保健食品功能审评部主任刘洪宇以“新时代保健食品功能评价的改革与思考——立足产业发展,深化审评改革”为主题展开分享,总结了中美欧加澳日韩台等八个国家和地区的保健食品类似产品管理制度,如中国实行注册备案结合,美国以企业负责、事后标签备案为主等。同时,重点分析了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历史、功能管理历程、注册审批流程等,并提出以“完善机制、鼓励创新、优化服务、夯实基础、加强管理”为核心的下一步工作方向,深化保健食品审评改革,实现从“发展中规范”向“规范中发展”迈进。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保健食品安全审评部主任萨翼


以“守护安全底线,以科学创新助力保健食品新原料和产品精准化的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保健食品安全审评部主任萨翼提到,在《“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实施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银发经济的部署的背景下,以科技创新为显著特点的新质生产力,正成为点燃保健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利用保健食品技术审评的平台,未来将进一步开展地方传统特色资源、植物提取物、精准化产品等科研项目,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桥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保健食品工艺标准部副主任王星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保健食品工艺标准部副主任王星就“以‘创新+标准’赋能新质生产力,加速推动保健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展开分享,明确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标准规范为轨道、智慧赋能为动力的发展路径。其中,科技创新聚焦工艺、剂型和检测三大方向及核心目的;标准规范构建产品技术要求、原料、检测方法标准体系与标准物质;智慧赋能依托AI实现自动化材料审核、数据支撑与数字化档案管理等,搭建全链条数据库、规范生产经营和研发创新,迈向更智慧的特殊食品安全新时代。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婴配审评部主任李雨林


围绕“创新性科研赋能婴配注册审评与产业升级双重突破”这一议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婴配审评部主任李雨林表示,当前我国婴配注册审评内容中除了申请书、主体资质外,还涵盖了7大项、150+个审核项目,涉及原辅料标准、生产工艺、产品检验报告等多个方面。李雨林强调,法规是“安全指南”而非“创新壁垒”,科研是法规落地的关键补位。未来,期待产业各界聚焦原料标准、风险控制、工艺创新、检验方法构建、配方品质提升等方面开展研究,助力产业突破法规和技术瓶颈。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特医审评部主任韦晓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特医审评部主任韦晓瑜围绕“凝聚共识,推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业提质升级”发表分享,她指出,特医食品配方兼顾了疾病代谢特点和营养均衡性进行科学配方设计,以精准化、多元化为核心方向,强调营养支持与临床治疗方案协同。面对特医食品的产品配方、技术要求、临床试验、生产工艺四大核心难题,可通过与多部门/机构合作破解配方难点、攻坚补齐技术短板、构建多方协作的临床试验平台、搭建生产工艺研究平台突破瓶颈,最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营保研发基金发布

食品可信数据空间启动


会上,中营保研发基金正式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与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正在积极探索推进食品可信数据空间项目。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介绍,食品可信数据空间旨在通过数字化、标准化、智能化手段,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科学证据体系,有效解决行业痛点,推动产业创新升级,保障消费者权益,助力监管效能提升。


圆桌讨论:充分发挥食品审评中心科研能力优势,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从左到右依次为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陆文伟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特殊食品监管处处长向军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保健食品功能审评部主任刘洪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综合业务部主任刘保军

荷兰皇家菲仕兰中国高级副总裁杨国超

达能大中华区副总裁及社会企业总经理邹春义

汤臣倍健营养健康研究院副院长贺瑞坤


圆桌讨论环节,由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主持,邀请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陆文伟,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特殊食品监管处处长向军,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保健食品功能审评部主任刘洪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综合业务部主任刘保军,荷兰皇家菲仕兰中国高级副总裁杨国超,达能大中华区副总裁及社会企业总经理邹春义,汤臣倍健营养健康研究院副院长贺瑞坤共同参与,围绕“充分发挥食品审评中心科研能力优势,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展开分享和探讨。各方观点充分体现了“监管引导、科研支撑、企业落地”的协同逻辑,期待未来全产业生态进一步优化,让审评中心的科研能力真正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本次会议不仅是特殊食品领域“监管-科研-产业”三方联动的重要实践,更以多项务实成果助推技术审评的科研价值进一步释放,将持续推动特殊食品产业在规范中创新、在创新中提质,为消费者健康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网站发布信息为协会版权所有,所有转载请联系cnhfa@cnhfa.org.cn,转载请标明作者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