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业务主管English Version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专题: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婴幼儿辅食专委会首席科学家毛萌《【科学抗疫】聊聊儿童免疫力》
发布日期:2020-03-21  来源:萌知道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婴幼儿辅食专委会首席科学家  
华西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毛萌
 
   在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中,全国收治儿童病例最多的医院,是武汉市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这是唯一 一家武汉儿童患者的定点医院。截至2020年2月底,收治490例患者,251例已痊愈出院,其中包括两例重症患者。

  根据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诊断、治疗专家共识,可以将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分为5类,即无症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轻症、重症和危重症,大部分儿童患者都是前三类,重症和危重症仅占5%。
 
  武汉市有14岁以下儿童120-140万,患病率不到万分之五,即使如此,我们仍然会特别担心自己的宝宝被感染。
 
  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是爸爸妈妈们要记住的三部曲,除此之外,了解儿童免疫力的特点也很重要哦!!
 
  01免疫力有何特点?
 
  很早以前,人们就注意到传染性疾病患者痊愈后,对该病就有了不同程度的免疫力。
 
  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免疫就是指免除瘟疫,换句话说,是指对传染因子的再次感染有抵抗力,是机体在初次感染后对该传染因子产生了免疫应答的结果。
 
  但在医学上,免疫(Immunity)的实质是指机体接触抗原性异物后产生的一种生理反应。
 
  简单地说,就是指机体针对外源物质的一种反应,其作用是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
 
  免疫过程通常对机体是有利的,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也可以是有害的,这也是免疫功能对机体作用的双重性。
 
  “人丁兴旺”的免疫系统家族

  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又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骨髓和胸腺是中枢免疫器官,这里也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它们各自分工。
 
  骨髓负责B淋巴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B淋巴细胞是产生抗体的细胞,这些特异性的抗体可以对外来的“不速之客”实施精确的打击。
 
  胸腺是T淋巴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的场所,T细胞可直接攻击微生物,起到“杀死”某些微生物的作用。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粘膜免疫系统等,是成熟的B和T淋巴细胞定居安家的场所,也是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
 
  皮肤与粘膜物理屏障
 
  除此而外,皮肤与粘膜物理屏障也是免疫器官的一部分哦。由致密上皮细胞组成的皮肤和黏膜就像一道“防御墙”一样,起着机械屏障的作用,可阻挡病原侵入。这些细胞还能分泌一些物质,形成另一道“化学屏障”,发挥杀菌、抑菌作用,这些物质包括唾液、胃酸、胃酶、肠液等。
 
  微生物屏障
 
  微生物屏障,指寄居在皮肤黏膜的正常菌群,可通过与病原菌竞争结合位点和通过分泌某些杀菌物质对病原体产生抵御作用。
 
  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种类很多,包括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因为血小板里有IgG)等。
 
  免疫分子主要由抗体、溶菌酶、补体、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组成。
微信图片_20200321132340
 
  02 机体对“异物闯入”的反应
  
  机体针对病原微生物发生的免疫应答反应分为两种。
 
  天然免疫应答,是机体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免疫防御功能,是先天获得、出生后就具备的,作用范围广,不针对特定的抗原,不能形成免疫记忆。
 
  获得性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体。它是人体经后天感染或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才形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细胞),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
 
  当细菌或病毒入侵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细胞立刻认识到“侵略者“,并且全力以赴消灭它。
 
  在这场战役中,巨噬细胞是人体抗击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巨噬细胞冲锋在前努力杀灭病原体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炎症因子,直接或间接破坏和损伤人体的细胞和组织,此时,人体开始出现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是发热、无力、咳嗽、喘气、腹泻,有的患者还可以出现腹胀、肝功能不好、肾功能不全、脑功能不全等。
 
  这种炎症反应的程度决定了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
 
  反应过度:如果炎症反应强烈,达到一定程度,各个器官功能出现问题,就是重症病人;如果炎症反应极其严重,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的可能性就明显增高;
 
  反应适度:大部分人的免疫细胞(特别是巨噬细胞)反应不会如此强烈,产生的炎症性细胞因子比较适度,不但消灭了病原体,症状也可控,这部分病人就是轻症;
 
  如果炎症反应还不足以引起发热等任何临床表现,这就是我们说的“隐性感染”,不容易被发现。
 
  经过一次感染后,无论是隐性感染还是有症状的病人,只要能够存活下来,就能够产生对这种感染原的抵抗力,比如产生特异性抗体,避免再次被这种病原体感染。因此,实际的情况是,一次隐性感染就达到了接种疫苗的作用,产生了免疫。不同的是,隐性感染因无症状,又是病原体携带者,容易造成感染原的传播。
 微信图片_20200321132406
  03 认识儿童免疫力
  
  现在我们可以来进一步了解一下人体的免疫系统是如何发育的,在新生儿、婴儿和儿童期各有什么特点呢?
 
  胎儿期:免疫系统是在无菌和受保护的环境中发育的,缺乏抗原暴露经历,并且要与母亲的免疫系统相共存。
 
  婴儿期:出生后不久,新生儿即开始暴露于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的“敌对环境”,即大环境中,就必须立即开始保护自己。在出生后3个月内,随着获得性免疫相关细胞的成熟和抗原暴露增加,婴儿的免疫力迅速发展,进入免疫适宜阶段。
 
  母乳喂养的婴儿接受到母乳中的许多抗微生物的成分,可帮助预防某些急性感染。母乳中含有的与免疫相关的成分不仅可以帮助婴儿抵御许多的感染,同时还可刺激小婴儿免疫系统的发育,形成很好的免疫适宜。
 
  但婴儿期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好,总体能力较弱,因此,非常小的婴儿与较大的婴儿相比,更易罹患严重细菌感染及一些病毒和真菌感染。
 微信图片_20200321132431
  新生儿和小婴儿针对微生物抗原和一些疫苗产生抗体的能力有限。
 
  在宫内,胎龄18-20周之前,胎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都处于极低水平(低于100mg/dL)。新生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大多数是在妊娠晚期通过胎盘转移而来的母体IgG。
 
  出生时,新生儿血清IgG水平等于或略高于母亲血清IgG水平,因为其体内同时含有自体产生的和来自母亲的获得的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IgG水平出生后逐渐下降,截至3个月龄时降至约400mg/dL,之后随着婴儿自身IgG合成的建立而逐步增加,约3-6月龄之间的低IgG期被称作婴儿生理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产生IgG、IgA水平在1岁之前逐渐增加。可见随着年龄增长,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才能逐步完善,在6岁左右基本达到正常成人水平。
 
  预防儿童感染自然显得十分重要。
 
  儿童期机体免疫功能发育还不成熟,理论上,儿童更容易感染2019-nCoV。但是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2019-nCoV对于儿童的感染率比较低,究其原因,可能与儿童接触2019-nCoV的机会少有关。儿童活动范围较成人相对小很多,因此接触病原机会也少。
 
  在此次新冠病毒感染中,儿童患者所占比例小,可治,预后好,这是一个相对好的消息。
 
  但因为儿童免疫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更要积极预防。爸爸妈妈们不能掉以轻心,在公共场所戴口罩,勤洗手,家里勤通风,积极防控2019-nCoV感染。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网站发布信息为协会版权所有,所有转载请联系cnhfa@cnhfa.org.cn,转载请标明作者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