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业务主管English Version
婴幼儿辅食科学喂养及产业发展现状
发布日期:2024-03-11

作者:戴志勇,覃小玲,张荣彬,张敏,牛莉娟


一、婴幼儿辅食科学喂养


从婴儿满6月龄开始,单一的母乳不能完全满足婴幼儿对能量及营养素的需求,需要开始尝试给婴儿添加一些母乳之外或非乳类食物,包括米粉、果蔬泥等半固体食物或细小颗粒状食物,逐渐过渡到软饭、软面条(片),切成小块的水果和蔬菜等固体食物,这一类食物统称为辅助食品,简称为“辅食”[1]。但婴幼儿胃肠道等消化器官较为敏感,为了让婴幼儿科学良好的适应不同的食物,在初添加辅食的时期,尤其要注意添加辅食的最佳时间为6月龄左右、辅食添加量要适宜、种类由一种到多样化的逐渐添加,以达到辅食科学喂养。


婴幼儿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需求有不同的侧重点,企业根据婴幼儿营养、感知力和生理发育三方面的阶段性需求作为产品研发设计的考量将婴幼儿生长期划分为“1 阶能坐了、2 阶爱咬了、3 阶爬得溜、4 阶能独站、5 阶走得稳”五个阶段,结合营养科学理论,研究设计适合相对应阶段的配方产品[1]。如在米粉中添加3mm的冻干果蔬粒,以培养婴幼儿的咀嚼技能和吞咽功能,促进牙齿的萌出;设计不同形状的泡芙、饼干,可锻炼婴幼儿的抓握力、手眼口动作协调性以及手部精细动作的发育;各种零辅食,如婴幼儿米饼、波浪形的磨牙棒,有助于婴儿收敛口水、牙齿萌出,锻炼咀嚼、吞咽所涉及的肌肉和神经反射的协调性,让孩子慢慢适应由母乳过渡到半固体、固体类的日常食物。


所以选择合适的辅食,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按阶精准辅食喂养不仅可以保证婴幼儿良好的生长发育,而且有利于婴幼儿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此外,婴儿期是食物过敏的高发期。一般情况下,食物过敏可能引起婴幼儿多个系统的不适,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因此,家长在给婴幼儿添加辅食时,特别是在引入新食物时,必须格外谨慎,科学喂养,以避免或减少食物过敏的发生。


二、婴幼儿辅食过敏的常见原因


1、婴幼儿辅食中过敏原产生的过敏


婴幼儿最常见的致敏食物包括鸡蛋、牛奶、鱼类、大豆、花生、坚果和小麦[2]。含有过敏原的食品高达170余种,其中最主要的食品有8种,常见食物过敏原见表1[3]


表1  常见食物过敏原的类别

202728521.png


2、婴幼儿辅食中蛋白引起的过敏


婴幼儿蛋白过敏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食物过敏现象,主要源于机体对某些食物中的蛋白质或其消化分解后的产物产生的过敏反应[4-5]。当机体的免疫系统误将食物中的蛋白质视为抗原时,便会引发过敏反应。这种反应机制源于机体免疫系统失调,导致对正常蛋白质的识别出现错误。


3、婴幼儿辅食的不耐受引起的过敏


小肠是人体内最长的消化器官,其内壁布满众多细长的小肠绒毛[6],小肠绒毛中富含多种水解碳水化合物的淀粉酶、葡萄糖酸酶等消化酶,这些酶对婴幼儿的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约6个月大的婴儿体内,这些消化酶的分泌量尚不能满足机体需求,这些消化酶需至孩子满2岁时才发育成熟。所以婴幼儿在约6个月龄的辅食喂养初期,消化系统尚处于发育过程中,胃肠道功能不够完善,消化酶分泌量少,易于出现对新食物的不耐受现象[7],从而表现出与过敏相类似的症状。


三、减少婴幼儿辅食过敏的防控措施


婴幼儿群体较为特殊,产生食物过敏问题必定影响其整体营养摄入,从而影响婴幼儿身体发育[8]。 因此,尽可能减少婴幼儿辅食过敏至关重要,以下以对婴幼儿米粉辅食过敏原风险防控措施为例。


1、研发过程中过敏原风险防控措施


(1)研发新产品或引入新型原料时,竭力避免过敏原的产生[9],如乳来源、大豆来源原辅料等;


(2)对原料进行过敏原评估涉及对潜在危害及风险的识别;


(3)运用酶解工艺以减少婴幼儿营养米粉中的过敏原成分,将食物中大分子蛋白分解为小分子肽段和氨基酸,从而有效破坏过敏蛋白线性或构象表位,改变食物过敏蛋白的结构,进而降低食物致敏性[10]


2、生产过程中的过敏原风险管控措施


(1)制定过敏原成分识别清单,确保原辅料和内包材的储存管理安全[11]


(2)合理安排生产顺序,先生产不含过敏原的产品,随后生产含过敏原的产品。若存在共线生产情况,集中生产同一种过敏原成分的产品,降低换产频率。含过敏原成分的生产完成后,及时进行清场及验证[12]


(3)区分工器具为专用和非专用,并应用于含过敏原和不含过敏原的生产环节[11]


(4)设定“目视洁净”为清洁标准,采用ELISA/免疫层析等方法进行清场验证,识别清洁难度较大的区域[13]


(5)新品经试生产验证,评估操作影响,防止过敏原引入,并制定过敏原控制计划。


3、婴幼儿辅食喂养过敏知识教育


(1)婴幼儿过敏症状辨识


过敏,是一种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更容易受到过敏的困扰。了解婴幼儿过敏症状,有助于家长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减轻孩子的不适。具体的婴幼儿常见的过敏症状如图和文字所示:


203800831.png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1)皮肤症状:婴幼儿皮肤过敏的常见症状包括皮肤红肿、瘙痒、皮疹、湿疹和嘴唇肿胀等。尤其在面部、头皮、颈部和肘弯等部位,湿疹严重时可扩散至全身[14]


2)呼吸道症状:婴幼儿过敏的常见呼吸道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和过敏性咳嗽等。症状诸如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喘息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15]


3)消化道症状:婴幼儿过敏也可能呈现为消化道症状,如恶心、腹泻、呕吐、便秘、血便、胀气等。部分婴幼儿还可能出现乳糖不耐受、食物过敏等现象[16]


4)全身症状:婴幼儿过敏可能导致全身症状,如持续发热、关节疼痛、疲劳、生长发育迟缓等[17]


5)行为症状:过敏可能导致婴幼儿情绪波动、焦躁不安、睡眠质量下降等行为症状[18]


(2)婴幼儿辅食过敏的应对方法


对于婴幼儿辅食过敏的应对方法,家长应掌握基本的处理方法,并在添加辅食时注意遵循科学的原则,以减少过敏的发生。同时,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具体方法如下:


1)立即停止食用相关婴幼儿辅食


一旦婴幼儿出现辅食过敏的症状,如皮肤瘙痒、红肿、腹泻等,应立即停止食用引起过敏的辅食,并避免再次接触[19]


2)口腔清洁婴幼儿口腔


采用温开水清洁婴幼儿口腔,防止过敏原在口腔内滞留从而加重过敏症状。


3)密切监测婴幼儿过敏症状


观察婴幼儿的症状变化,如果症状轻微,如轻微腹泻或食欲差,可以在停止辅食后观察一段时间,看症状是否缓解[20]。如果症状严重,如全身出现皮疹、腹泻次数明显增多,甚至是精神萎靡、休克等,应及时就医。


4)婴幼儿过敏的一般性治疗


可以通过毛巾热敷的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红肿、瘙痒等不适症状。同时,还可以通过清洗皮肤的方式,保持皮肤清洁,缓解不适症状[21]。此外,可以让婴幼儿多喝温水,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加快致敏物质的排出。


5)寻求专业医疗指导


如果症状无法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22] 。就医时应向医生详细描述过敏症状、过敏食物等信息,以便医生更好地为婴幼儿制定治疗方案。可根据建议进行过敏源检测,以确定过敏原。


6)调整婴幼儿饮食结构


在了解过敏原后,尽量避免给婴幼儿喂食过敏食物[23] 。同时,适量增加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确保婴幼儿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3)婴幼儿辅食过敏的干预方法


对于消费者群体,如何做到减少婴幼儿辅食过敏,科学喂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家长的消费者需要了解辅食过敏的相关知识,包括常见的过敏食物、过敏症状和处理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辅食过敏的发生和发展,如避免过早引入过敏食物、逐步引入新食物、保持饮食均衡等。具体的方法如下:


1)适当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是目前提倡的婴幼儿最佳喂养方式,更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时间>3个月可减少婴幼儿过敏情况的发生。因此尽量母乳喂养到4-6个月再添加辅食,有过敏家族史的婴儿,需尽量坚持喂母乳10-12个月[24]


2)注意辅食品种的选择和添加顺序


最初给婴幼儿引入的辅食应是易于消化而又不易引起过敏的食物,米粉为首选食物,其次是蔬菜、水果,然后再试食肉、鱼、蛋类[25]


3)依据循序渐进的辅食添加原则


给婴儿添加辅食尽量依据由一种到多种,由细到粗,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的原则[26]。从一种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逐渐增加食物种类,逐渐过渡到半固体或固体食物,如烂面、肉末、碎菜、水果粒等。每引入一种新的食物应适应2~3天,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呕吐、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适应一种食物后再添加其他新的食物。


4)适当延迟添加固体食物的时间


将添加固体食物的时间推迟至婴儿满6个月之后,可以降低过早接触固体食物而引起的过敏风险。2018年,亚太儿童过敏、呼吸和免疫学协会建议婴儿从6个月起引入固体食物,包括致敏性固体食物[27]


5)适当食用益生菌


适当食用益生菌对预防和减轻婴儿湿疹的症状有一定的作用[28]


总之,通过加强家长对相关知识普及和防止过敏技能培训,以及企业落实过敏原风险防控措施,可以降低婴幼儿辅食过敏的发生率,有效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这需要家长、企业、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四、婴幼儿辅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1、婴幼儿辅食品类现状


根据艾瑞咨询2023年《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趋势洞察报告》,市场上婴幼儿辅食产品多样,报告从辅食产品的主要应用出发,分类为主食辅食、成长辅食、调味辅食和辅食营养补充品四类[29] ,具体如下图:


食材来源方面,婴幼儿产品主要集中在谷类和果蔬,提供优质蛋白质来源的鱼、肉、乳类产品品类较少,平衡脂肪酸的脂类产品暂无充分标准依据,难以满足婴幼儿辅食逐渐向成人饮食过渡的多样性和膳食营养平衡需求。


4.png


生产工艺方面,固体辅食制作主要通过热干燥法,此工艺对热敏感营养素的稳定性不利。近年来,冷冻干燥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婴幼儿辅食品类带来了一定的拓展机会。但因其生产成本较高且批量较小,使得产品成本过高,难以普遍应用。


产品类别方面,如鱼、肉类,泥糊状类产品风味难以突破,婴幼儿接受度不高,而经过炒松制成的肉松/肉酥,品类较单一,难以满足婴幼儿膳食对优质蛋白质来源的需求。乳制品类,我国居民整体对乳品摄入量偏低,膳食指南推荐1岁以上幼儿可适当引入酸奶、奶酪等丰富乳产品种类,增加乳类总摄入量,但因受限于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这两类产品法规上无法实现婴标化。


2、婴幼儿辅食标准体系现状


我国婴幼儿辅食产品标准体系如下:


203826701.png


参考欧盟婴幼儿辅食法规,《加工谷类食品和婴幼儿食品》2006/125/EC和《特殊膳食用食品》609/2013/EU,将婴幼儿辅食分为两大类,包括加工谷物辅食(processed cereal-based food,可类比GB 10769类别)和婴儿食品(baby food,指适用于儿童的乳基饮料和类似产品),涉及了我国部分尚无清晰标准的细分品类:甜食、佐餐酱料、果肉饮料、纯水果食品、甜点等[29]


3、婴幼儿辅食产业发展展望


随着出生人数持续下降,人口结构的变化,及婴幼儿营养学研究和食品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婴幼儿辅食多样化的需求和科学喂养的认识日趋明确,要求婴幼儿辅食产品开发和科学喂养体系更科学完善。将推动新食品原料和新产品品类的开发,并应用于婴幼儿辅食,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的成长需求,同时推动我国婴幼儿辅食标准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中国婴幼儿辅食产业发展报告-2020,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


[2]周梦瑶,谢晓丽.肠道菌群与婴幼儿食物过敏的研究进展[J].四川医学,2019,40(07):751-75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预包装食品中的致敏原成分: GB/T 2377—2009[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1.


[4] Food Allergy: Methods of Detection and Clinical Studies[M]. CRC Press, 2017.


[5] Renz H, Allen K J, Sicherer S H, et al. Food allergy[J].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2018, 4(1): 1-20.


[6]牛晓雨,邢媛媛,李大彪.植物活性成分对动物肠道屏障功能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J/OL].畜牧兽医学报,1-12[2024-03-01].


[7]郝俐.血清牛奶sIgE阳性婴儿肺炎后特征性表现[D].苏州大学,2021.


[8]张倩.婴幼儿食物过敏现状调查及发生影响因素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04):480-483.


[9]顾建青.婴幼儿避免食物过敏的最佳时期[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23,17(05):497-498.


[10] Zhou H, Wang C, Ye J, et al. Effects of enzymatic hydrolysis assisted by 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 processing on the hydrolysis and allergenicity of proteins from ginkgo seeds[J]. 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2016, 9: 839-848.


[11]赵婷婷.简述食品过敏原的管控[J].食品安全导刊,2020(22):46-48.


[12]黄玲.保健食品企业过敏原风险控制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10):4083-4086.


[13] 徐静.食品企业中的过敏原控制[J].食品安全导刊,2023,(32):36-38+84.


[14] Tordesillas L, Berin M C, Sampson H A. Immunology of food allergy[J]. Immunity, 2017, 47(1): 32-50.


[15] Renz H, Allen K J, Sicherer S H, et al. Food allergy[J].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2018, 4(1): 1-20.


[16] Jones S M, Burks A W. Food allergy[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7, 377(12): 1168-1176.


[17] Sampson H A, O'mahony L, Burks A W, et al. Mechanisms of food allergy[J].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018, 141(1): 11-19.


[18] Du Toit G, Tsakok T, Lack S, et al. Prevention of food allergy[J].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016, 137(4): 998-1010.


[19]杨娜.预防儿童过敏,需从生命早期开始[N].中国妇女报,2022-04-13(008).


[20] Sicherer S H, Sampson H A. Food allergy: a review and update on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J].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018, 141(1): 41-58.


[21] Valenta R, Hochwallner H, Linhart B, et al. Food allergies: the basics[J]. Gastroenterology, 2015, 148(6): 1120-1131. e4.


[22]叶英.千奇百怪的小儿食物过敏[J].人人健康,2020,(12):6.


[23]王海燕,王晓艳.儿童食物过敏饮食替换有妙招[J].大众健康,2023,(10):88-89.


[24]刘玲,黄颖璇,谭改玲.顺德龙江地区0~6岁食物过敏患者的过敏原检测与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22,12(11):179-182+186.


[25]崔咏望.如何给过敏宝宝添加辅食[J].健康博览,2018(06):48-49.


[26]黄祝谷,龚圆,朱思池等.婴幼儿预防食物过敏的辅食添加研究进展[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23,51(06):69-74.


[27]孙佳晨,张巧智,李华韬等.食物过敏的膳食危险因素及其调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OL].食品科学,1-20[2024-03-01].


[28] Fu L, Song J, Wang C, et al. 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potentially alleviates shrimp tropomyosin-induced allergy by tolerogenic dendritic cell-dependent induction of regulatory T cells and alterations in gut microbiota[J].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2017, 8: 1536.


[29] 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趋势洞察报告[C]//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23艾瑞咨询3月研究报告会论文集.2023:47.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网站发布信息为协会版权所有,所有转载请联系cnhfa@cnhfa.org.cn,转载请标明作者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