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业务主管English Version
肥胖危害不小,科学减重很重要
发布日期:2024-03-11

作者:孙治平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随着全球肥胖问题日益严峻,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确定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防治肥胖成为国际性的重大事件,为此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5月11日定为“世界防治肥胖日”。


肥胖不只是好看与否的问题,也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来看,中国成人肥胖率占到了一半以上,6~17岁的青少年肥胖率占到了19%,6岁以下的儿童肥胖率占到了10.4%。“而且在这份调查报告中我们还可以得知,在每年的死亡率当中,慢性疾病的死亡率占到了88.4%,其中慢性疾病最重要的就是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而这些疾病与肥胖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重视肥胖问题,科学地控制体重十分有必要。


造成肥胖的原因有很多,人的体重由骨骼、脂肪组织、水及各个脏器等组成。一般在谈到体重时,会区分为体脂体重和去脂体重。去脂体重包含了肌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瘦体重)、蛋白质、水、矿物质;体脂体重则包含了存在于各个脏器中的必需脂肪及储存脂肪。当我们说自己“最近胖了”,其实就是人体的脂肪细胞,特别是储存脂肪细胞体积增大,而储存脂肪细胞主要存在于腹部皮下组织及和内脏的周围,常常体重增加的同时伴随者腰围的增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与慢性疾病息息相关的“向心性肥胖”。


在评价人是否超重或肥胖时也有不同的标准,如BMI指数、腰围和腰臀比。BMI指数是指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如果数值在25-29之间,就可以称为超重;30以上则称为肥胖,其中30-34.9之间为Ⅰ度肥胖、35-39.9为Ⅱ度肥胖、大于40为Ⅲ度肥胖。


如果体重超标到了“肥胖”的状态,会容易引起心脑血管、肝脏方面的疾病。在日常工作中就经常发现,很多患者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和体重、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肥胖还可能对肿瘤、骨关节炎、胆囊炎、胆结石和女性内分泌、生殖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腰间赘肉咔咔掉 人鱼线马甲线我想要!”“我要减肥!”这些减肥口号经常被大家挂在嘴边,使不少人对减肥还存在着误区。在门诊中经常遇到对减肥非常迫切的人,希望在很短的时候迅速减重到目标体重;还有人认为每天只吃一点水果、不吃主食就可以减肥;也有人不知道怎么才是正确的运动,不知道如何消耗能量,以至很多人走进了减肥的误区,其实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管理体重并维持,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每个人不同,管理体重的方法也不一样。首先可以制定一个目标,不能急于求成,比如可以先把目标定在体重下降5%,等到体重下降了5%以后,维持一段时间再定为5%......这样平稳、缓慢地控制体重不会造成体内代谢的紊乱,如果急于求成影响了基础代谢,反而不利于能量消耗。


在运动的选择上,有氧运动与阻力训练相结合。因为阻力训练可以增加肌肉即瘦体重,提高基础代谢率,而有氧运动增强利用多余能量,增加能量消耗,减少脂肪,而实现运动所带来的健康体重管理关键要持久,让运动成为习惯。


“三分练,七分吃。”运动之外,还要掌握科学的饮食,她建议成年人每天吃的碳水化合物占比要达到50~55%,蛋白质要达到15~25%左右,脂肪要达到25%左右。脂肪可以多吃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OMEGA-3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可以选择以谷薯类等含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既能减少胃肠道糖的吸收也能增加胃肠蠕动;蛋白质优先选择鱼禽蛋类。减慢进食速度,学会“细嚼慢咽”,以便于感知到饱腹感,避免过量饮食。


此外,在专业营养医师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均衡的限制能量的饮食,也是目前减重最常用的方法。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网站发布信息为协会版权所有,所有转载请联系cnhfa@cnhfa.org.cn,转载请标明作者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