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业务主管English Version
动物内脏能吃吗?很多人都搞错了!
发布日期:2024-03-11

作者:孙媛媛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烹饪方式多种多样,食材也是五花八门。各大中外菜系里,都有由动物内脏经过妙手烹饪升华而成的美味佳肴如:夫妻肺片、猪肚鸡、干锅肥肠、爆炒鸡胗、烤腰子、牛杂火锅等,深受大众喜爱!


1.png


随着生活水平以及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大家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又不免担忧,认为内脏含有毒素、高胆固醇、高嘌呤和高脂肪,食用后会不会有损健康?


一、动物内脏含有毒素,是误区!


动物生长过程中,所摄入的重金属、农药残留、抗生素和激素、饲料添加剂等,都会到达肝脏进行处理,再由肾脏排出。所以大家常认为动物内脏,尤其肝脏和肾脏,毒素含量很高。但是正常情况下,肝脏只分解代谢毒素,并将分解后的毒素由肾脏排出体外,并不会储存毒素。


2.pn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只要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动物内脏,符合国标对于生鲜食品的要求,原料新鲜,烹饪前进行彻底清洗,不用担心毒素问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动物的胆囊中含有胆汁毒素,最好不要随便食用。


二、动物内脏含胆固醇、脂肪及嘌呤,不同部位含量不同


如今,我们对于饮食的要求,已经从吃得饱,转为吃得好、吃得健康。在食用由动物内脏烹制而成的美味佳肴时,大家不免对于所摄入的胆固醇、嘌呤等存在顾虑。确实有一些内脏胆固醇高、嘌呤高、脂肪高,但也要针对不同部位区别对待。


3.png


让我们用数据来说话。下表以猪瘦肉、鸡蛋,以及日常食用频率较高的动物内脏为例,对比其不同营养成分的区别。


微信图片_20240311145003.png

——表中所列食物均为100克可食用部分,数据来源于《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


1、脂肪:大部分内脏的脂肪含量并不高,鸡胗、毛肚、猪肝等均低于猪瘦肉,而心、肾、脑、肥肠会相对高一些。


2、胆固醇:胆固醇大部分由人体自身合成,经膳食摄入的胆固醇仅占体内合成的1/71/3。大部分动物内脏的胆固醇含量远低于鸡蛋,不到200mg。《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00版中设定的胆固醇上限是300mg/d,但在2013版中已删除此上限。但也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摄入,对于慢性病、血脂偏高或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仍需控制膳食胆固醇摄入量。


3、嘌呤:对比猪肉和鸡蛋,动物内脏的嘌呤含量偏高。嘌呤在体内会被代谢成尿酸,可能导致血尿酸升高或诱发痛风发作,所以高尿酸人群,应减少食用肝脏和肾脏等动物内脏;尤其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尽量避免食用。而健康人群,适量食用内脏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三、动物内脏主要的营养优势


动物内脏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中建议:内脏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铁、硒和锌等,适量摄入可弥补日常膳食不足,多数内脏产品胆固醇含量偏高,建议每月可食用动物内脏食物2~3次,且每次不要过多。


特别对于孕期妇女,每周摄入12次动物血和肝脏,每次2050克,可提供铁715mg,基本能满足孕期增加的铁需求。


5.png


我们的身体有强大的平衡调节功能,不会因为偶尔吃一两次动物内脏就导致血脂和尿酸的异常。健康饮食应该贯穿我们的一生,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吃动平衡,让我们一起为健康加油!


作者简介:


孙媛媛,主任医师,副教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科主任,合肥市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合肥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副主任、合肥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常委、安徽省医用食品与营养支持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从事内科学及临床营养工作20年,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着丰富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将临床常见疾病与规范化营养干预相结合,为患者提供系统化、个体化、专业化的疾病管理及营养治疗。近年来主持或参与省厅级科研项目2项、市厅级科研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篇及核心期刊论文6篇。


科室电话:0551-62965224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网站发布信息为协会版权所有,所有转载请联系cnhfa@cnhfa.org.cn,转载请标明作者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