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业务主管
官网使用指南 登录 注册 中文 English高级搜索

行业动态

【2025年一季度肠道微生态领域大事记】 政策护航+ 技术破局,产业链迎多重拐点

发布日期:2025-04-15

来源:

分享:

1.两会“健”言:食品添加剂、食育立法、益生菌……


2. Sacco System的鼠李糖乳杆菌CA15 被自行认定为 GRAS 安全


3.元生AKK 科研共创实验室正式成立


4.ADM将销售针对睡眠、压力的后生元产品


5.善恩康:AKK活菌斩获美国GRAS认证!


6.诺和新元:2024年实现8%有机销售增长


7.“海南大学-万益蓝WONDERLAB  热带益生菌联合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8.每日博士重磅推出全新升级的益生菌新品


9.汤臣倍健旗下LifeSpace益倍适发布超燃B420益生菌


10.均瑶润盈推出OralBubbleTM口香益生菌微泡片


11.滴适宝推出针对儿童上呼吸道和口腔健康的新品组合“益生菌双子星”


12.老爸抽检&爱益森共研共创益生菌,挑战48h改善宝宝肠胃


13.拟微球藻有望成为支持肠道健康的食品成分


14.由Akk菌发酵的菊苣提取物(C-Akm)在肥胖及相关炎症防治中具备应用潜力


15.Nature子刊:肠道微生物暗藏“瘦身密码”?


16.研究发现藜麦多糖调节肠道微生物群,预防炎症新机制


17.酒精“破坏”肠道屏障?新研究揭示大麻素受体是关键机制!


18.传统药用植物毗黎勒具备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并改善胃肠道微环境


法规标准动态


1.两会“健”言:食品添加剂、食育立法、益生菌……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江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卫建议:强化益生菌功能声称及评价研究,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保健食品功能声称与评价方法是保健食品研发、监管和市场推广中的关键环节。健全我国保健食品功能声称及评价机制,规范产品功能声称,是促进保健食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益生菌作为保健食品的一类重要原料,随着功能研究逐步深入,益生菌的功能在多个健康领域显示出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功能范围涵盖十余个大类。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益生菌相关产品的功能声称与相关评价方法、配伍科学基础研究等有待强化。建议加强益生菌功能声称的科学研究,形成益生菌功能声称的证据体系;推进基因组学等新技术在益生菌功能性评价中的应用,提升保健功能评价的科学性;开展益生菌菌株复配基础理论及科学共识研究,夯实益生菌产业创新产品开发的科学基石;重视益生菌标准法规建设,指导益生菌相关产品科学声称。


行业动态


2.Sacco System 的鼠李糖乳杆菌CA15 被自行认定为 GRAS 安全



意大利公司 Sacco System 的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CA15 (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 CA15)现已自行确认为一般公认安全(GRAS),这将有助于其在美国市场的扩展。据相关研究报道,CA15能够拮抗多种病原体,具备抗炎和抗氧化功效。在低pH环境、溶菌酶与胆盐作用下,以及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过程中,CA15表现出高存活率,有效调节女性阴道环境的微生物菌群。(来源:nutraingredients)


3.元生生物AKK 科研共创实验室正式成立


元生生物经过五年潜心打磨,以自主知识产权制备技术和工艺,商业化制造品质领先的高稳定、强功效新一代益生菌 Unisons AMY001,服务全球消费者。元生生物CEO刘学聪表示,元生“黄金品质”益生菌AKK全球发售,实现了在中国益生菌领域发展的又一次进阶,呈现了元生对新一代益生菌技术的扎实引领,这不仅是元生业务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需求的积极响应,更是对守护消费者营养健康的坚定承诺。活动现场,元生生物联合热心肠研究院,以及4家益生菌代表企业,联合成立“AKK 科研共创实验室”,以进一步深化AKK等新一代益生菌在中国及全球的科学研究和产业转化。



未来,元生生物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品质提升为核心,与行业伙伴携手推动中国益生菌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全球消费者带健康贡献中国益生菌解决方案。(来源:元生生物)


4.ADM将销售针对睡眠、压力的后生元产品


ADM宣布将营销和销售由日本公司 Asahi Group 创造的一种针对睡眠、压力和情绪的后生元成分。ADM将从3月开始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分销该产品。该成分 Lactobacillus gasseri 是通过对乳酸菌的多年研究开发的。(来源:FoodBev)


5.善恩康:AKK活菌斩获美国GRAS认证!



全球新一代益生菌领域迎来突破性进展。善恩康益生菌宣布,其自主研发的AKK PROBIO活性益生菌正式通过美国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一般公认安全)认证。据悉,这标志着善恩康成为全球首家获得AKK活菌及灭活菌"双轨安全认证"的企业,为新一代益生菌的产业化应用树立了国际安全标杆。(来源:善恩康)


6.诺和新元:2024年实现8%有机销售增长



根据诺和新元发布的2024财年财报,公司在2024财年实现了8%的有机销售增长,增长主要受到食品与健康生物解决方案及地球健康生物解决方案的共同推动。展望2025年,诺和新元预计有机销售增长将达到5-8%。从各部门销售表现来看,2024财年,食品与健康生物解决方案实现了7%的有机增长,而地球健康生物解决方案则增长了9%。(来源:诺和新元)


7.“海南大学-万益蓝WONDERLAB  热带益生菌联合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3月18日,“海南大学-万益蓝WONDERLAB热带益生菌联合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聚焦中国海南热带资源解码利用,充分发挥“三度一色”比较优势,实现热带益生菌资源的高效靶向挖掘,并成功开发出了全球领先的热带益生菌。经证实,该益生菌拥有更好的耐受性和发酵性,在调节肠道四重屏障具有优良功效。由其发酵仙人掌果汁和杨桃汁制作的后生元,在改善高尿酸血症和脂代谢紊乱方面表现优异。 (来源:万益蓝WONDERLAB)


产品动态


8.每日博士重磅推出全新升级的益生菌新品



全球前沿益生菌品牌每日博士在上海浦江之畔成功举办2025新品发布会,重磅推出全新升级的C3小腰菌3.0与专为儿童设计的A3安敏菌,掀起健康管理与儿童过敏防护领域的科技革新浪潮。


在本次发布会上,每日博士宣布获得世界五百强、人类和动物营养解决方案的全球前沿企业ADM的正式授权, ADM授权每日博士专属的CECT8145配方,进一步树立每日博士C3小腰菌的产品壁垒。与此同时,每日博士联合均瑶集团旗下润盈生物和恒天然共同推出的儿童A3安敏菌,以300亿CFU高活性菌群构筑“安敏防线”。 (来源:新京报)


9.汤臣倍健旗下LifeSpace益倍适发布超燃B420益生菌



益生菌品牌lifespace益倍适在上海举办超燃B420益生菌新品发布会。会上,lifespace益倍适与全球健康营养领域巨头IFF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成为IFFB420益生菌全球首家战略合作伙伴,并获得IFF独家金标配方的授权。此配方应用在lifespace益倍适的超燃B420益生菌新品中。(来源:lifespace益倍适)


10.均瑶润盈推出OralBubbleTM口香益生菌微泡片



益生菌领军企业均瑶润盈推出创新产品OralBubbleTM口香益生菌微泡片。据称,产品由均瑶润盈自主研发,含3种明星菌株,5项全球专利、0添加蔗糖。菌株通过多种作用辅助改善口腔状态,可缓解口臭等。(注:食品级益生菌补充剂不能替代药物治疗)(来源:均瑶润盈)


11.滴适宝推出针对儿童上呼吸道和口腔健康的新品组合“益生菌双子星”



滴适宝推出两款针对儿童上呼吸道和口腔健康的新品组合“益生菌双子星”——口腔闪溶即食益生菌和勉熠励活性益生菌复合片,为孩子们构筑起一道健康的“防护墙”。


据悉,滴适宝口腔闪溶即食益生菌优选发酵粘液乳杆菌NHNK606、唾液联合乳杆菌NHNK612、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K12和鼠李糖乳酪杆菌CRL1505四种明星菌株,打造牢固咽喉防线;特别添加薄荷粉、甘草提取物、余甘子浓缩粉、西瓜粉四种植物草本精粹,口感好宝宝接受度更高;每袋含有约200亿活性益生菌,有效守护口腔及上呼吸道健康。


滴适宝勉熠励活性益生菌复合片则添加30亿活性菌黄金配比,每片含BLIS K12TM20亿(Probi普诺碧®)和Probi Defendum®10亿,更有效守护口腔健康;无需冲服,片剂口腔含化即可,酸甜口感持久释放;不含乳制品、麸质  、大豆等常见致敏成分,敏宝食用更安心;独立分装片剂,可拆装随身携带,轻松补充营养,守护宝宝健康。


12.老爸抽检&爱益森共研共创益生菌,挑战48h改善宝宝肠胃



专业评测大V老爸抽检与品牌共研共创的益生菌产品首护PROTM益生菌,产品历经2次审厂、150+宝宝口味测试、38项公证送检、159项工厂现场审核通关,独家采用3联菌株,富含260亿CFU顶尖活菌添加量,挑战48小时改善宝宝肠胃,致力于全方位解决宝宝肚肚问题。(来源:澳优)


研发动态


13.拟微球藻有望成为支持肠道健康的食品成分



2024年12月30日,《Nutrients》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拟微球藻(Nannochloropsis gaditana)的消化产物可以显着改变肠道菌群组成,促进有益菌(阿克曼氏菌等)生长并增加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丁酸和戊酸)的产生,从而对人类肠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该研究结合 INFOGEST 方案(一种用于体外模拟食物消化的标准化方法)和体外结肠发酵模型来评估拟微球藻对人类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和衍生代谢物的影响。


此研究首次证明了拟微球藻作为可持续性调节成分,在影响人类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和功能方面的潜力,为其应用于肠道健康领域的食品开发提供了新思路。(来源:《Nutrients》)


14.由Akk菌发酵的菊苣提取物(C-Akm)在肥胖及相关炎症防治中具备应用潜力



2025年1月16日,《Current Research in Food Science  》发表了一项由 Akk 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嗜粘蛋白阿克曼氏菌)发酵的菊苣提取物(C-Akm)在应对肥胖及相关炎症的研究。该研究通过建立巨噬细胞与脂肪细胞共培养模型,采用 RT-qPCR 技术检测细胞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并使用 Luminex 技术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和脂肪因子的分泌水平。


结果显示,C-Akm 提取物抑制了极化巨噬细胞中的 ROS 生成,并抑制了促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INF γ 和 IL-17A。此外,C-Akm 提取物降低了瘦素水平,同时增加共培养模型中的 adiponectin(抗炎性脂肪因子)和 HSL(参与脂肪分解的关键酶)的基因表达。这些体外研究表明,C-Akm提取物在预防和治疗肥胖及相关炎症方面具有潜在的益处。(来源:《Current Research in Food Science》)


15.Nature子刊:肠道微生物暗藏“瘦身密码”?



日前,西湖大学医学院陶亮团队、郑钜圣团队与中山大学陈裕明团队合作,在《自然-代谢》发表了一项新研究《Human gut microbial aromatic amino acid and related metabolites prevent obesity through intestinal immune control》,带来了对抗肥胖的新招数。研究团队通过对中国人群的数据分析,发现肠道菌群产生一类“瘦身分子”,可抵挡脂肪吸收和在体内的堆积。动物实验中,研究者将这类“瘦身分子”喂给小鼠后,让小鼠轻松拥有了“吃不胖”体质,为预防和治疗肥胖提供了潜在的药物新策略。


16.研究发现藜麦多糖调节肠道微生物群,预防炎症新机制



近日,一项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的研究,首次系统地探讨了藜麦多糖(QP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的预防作用。


研究发现,QPS能够显着降低LPS诱导的促炎细胞因子(如IL-6、TNF-α和IL-1β)水平,同时提高抗炎细胞因子(如IL-10)水平,并通过上调紧密连接蛋白(如ZO-1和MUC2)的表达,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此外,QPS还通过调节抗氧化酶(如SOD和T-AOC)活性,减轻氧化应激损伤。这些结果表明,QPS具有显着的抗炎潜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调节免疫反应和增强肠道屏障功能。 (来源:生物分析资讯)


17.酒精“破坏”肠道屏障?新研究揭示大麻素受体是关键机制!



eGastroenterology发表了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George Kunos教授和高斌教授团队的原创研究“Gut cannabinoid receptor 1 regulates alcohol binge-induced intestinal permeability”,揭示了酒精引发肠漏的新机制,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研究发现酒精通过激活肠道CB1R-ERK1/2信号通路,下调紧密连接蛋白,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酒精损害肠道屏障的新机制,还为开发外周选择性CB1R拮抗剂治疗酒精相关性肠病(ABD)提供了理论依据。(来源:eGastroenterology)


18.传统药用植物毗黎勒具备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并改善胃肠道微环境



2025年3月5日,《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在线发表一项研究,探讨了传统药用植物毗黎勒(Terminalia bellirica (Gaertn.) Roxb.)在抗幽门螺杆菌(H. pylori)活性和保护胃肠道方面的作用机制。该研究采用了 UPLC-MS/MS、体外和体内抗菌试验、5R 16S、分子动力学模拟和RT-qPCR等一系列方法来评估其功效和潜在机制。


植物化学分析显示,毗黎勒含有丰富的酚类化合物,包括诃子鞣酸(chebulagic acid)、诃子林鞣酸(chebulinic acid)、柯里拉京(corilagin)、没食子酸(gallic acid)和鞣花酸(ellagic acid)。体外抗菌评估结果表明,毗黎勒对幽门螺杆菌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能有效抑制其关键防御机制,如尿素酶水平、黏附能力和vacA 基因表达。动物实验表明,除了抗幽门螺杆菌作用外,毗黎勒还能调节胃微生物菌群至正常水平。这些发现表明,毗黎勒是抗幽门螺杆菌的潜力物质,但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推动实际应用.(来源:《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