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业务主管English Version
注重食品安全,塑造健康国民
发布日期:2022-03-09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施万英
 
  从古至今食物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因此,食品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更是关乎每个人生命和健康的头等大事。每当提起食品安全,我们眼前可能浮现出的是大头娃娃、地沟油、瘦肉精、苏丹红鸭蛋等一系列事件,其实让我们躲闪不及的还有很多……
 
  一、生活中的“习以为常”
 
  1、路边摊及夜市文化
 
  路边摊和夜市为我们现代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和选择的空间,但同时也可能带来较大的饮食安全隐患,尤其是路边摊。
 
  首先,路边摊一般卫生较差,车水马龙、人流涌动导致的汽车尾气、飞扬的尘土都可能落在食品上,如果商贩不注重食品卫生维护,很可能导致我们轻则腹泻重则食物中毒。
 
  其次,一些商贩为谋取暴力很可能选取劣质食材或烹调油,甚至地沟油,即使选用优质植物油也存在反复高温烹调使用的现象。高温反复使用的油脂中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几乎全部被破坏,而且聚合成的大分子化合物既不能被机体吸收又存在一定致癌性。
 
  此外,在食材储存方面,常常为了使食物保鲜大量使用糖渍或腌渍方法,加工时再过量使用调味品调味,既不科学又不利于健康。更有甚者用双氧水发泡、福尔马林保鲜,对人体带来严重危害。
 
  2、食品添加剂与工业染料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形、营养价值,以及为保存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的物质。食品制作中使用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但有些商家使用过量的或国家禁止的食品添加剂,更有个别商家为牟取暴利在食品中添加廉价的工业染料代替食用染料,面粉中过量的增白剂,蜜饯类食品中超标的漂白剂,甜蜜素用于红烧肉的加工等屡见不鲜。长期大量食用就可能出现急性、慢性中毒,还可能致癌、致突变,如苏丹红鸭蛋、吊白块馒头等。为了避免这些食品安全隐患,我们应做到:
 
  (1)养成查看配料表和营养标签的习惯,尽量买添加剂少的食品;
 
  (2)尽量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一般加工度越高,添加剂和色素越多;
 
  (3)不要贪图便宜货,一分价钱一分货是有道理的;
 
  (4)按需购买。
 
  3、一次性用品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纸碗、纸杯、筷子等被广泛使用。然而其中的潜在危害却往往被忽略:
 
  为了达到隔水效果,一般会在一次性纸碗、纸杯内壁涂一层聚乙烯隔水膜。聚乙烯是食物加工中一种较安全的化学物质,但如果选用劣质材料或加工工艺不过关,在聚乙烯热熔或涂抹到纸杯过程中,会被氧化为羰基化合物,在常温下羰基化合物不容易挥发,但在装入热水时就可能挥发出来,这时我们会闻到一种怪味。另外一种隔水物质是蜡,若水温超过40度就容易溶于水,蜡在体内不易排出,长期食用对身体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外观颜值漂亮,个别厂家会在一次性纸碗、纸杯加入大量荧光增白剂,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还有一些小作坊使用廉价的、有毒的工业粘合剂粘纸碗,使用回收的再生纸造纸碗,纸碗上印字使用的油墨是工业油墨而不是食品级的油墨等等。可见,看似干净的一次性纸碗背后实际上可能隐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甄选合格的一次性纸碗、纸杯等。
 
  二、生活中的“不拘小节”
 
  1、农药残留
 
  白菜、空心菜等叶类蔬菜食用的是菜叶,在叶面上残留农药就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选购此类蔬菜最好先闻一下是否有农药气味;苋菜、韭菜、辣椒、芹菜、番茄等蔬菜自身抗虫能力较强,施用农药相对较少;食用部分生长在土壤中的芋头、土豆、萝卜、大头菜等也是很少受到污染的蔬菜类。
 
  用清水浸泡和搓洗,可以使农药残留量下降;泡的时间越长,农药残留就越少。实验证明,用自来水将蔬菜浸泡10~60min后再稍加搓洗,可以除去15%~60%的农药残留。用专用的蔬果洗涤剂浸泡更为有效。
 
  高温加热也可以使农药分解。实验证明,一些耐热的蔬菜,如菜花、豆角等,洗净后用开水烫几分钟,可以使农药残留下降30%左右,再经高温烹炒,就可以去除蔬菜上90%的农药。此外,淘米水洗菜和适当阳光照射,对于减少蔬菜上的农药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2、发霉变质
 
  霉变食品中多数含有致癌物质而危害人们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都会通过触觉、嗅觉、视觉辨认腐烂变质的食物进而丢弃。但是对于国家实行的各类食品标识可能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从2004年4月1日起,国家对米、面、食用油、酱油、醋五类食品实行市场准入,要求此五类食品必须通过“QS”认证,并在外包装上加贴“QS”标志及准入证号才能上市销售,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消费者在选购时应注意该标识。
 
  3、不恰当的加工方式
 
  富含蛋白质的鱼、肉类食品等经不当的高温烹调加工会产生杂环胺。杂环胺具有较强的致癌、致突变性质,其含量水平主要与烹调方式和食物成分有关。加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水分含量越少、产生的杂环胺越多。所以烧、烤、煎、炸等直接与火或灼热的金属表面接触的烹调方法,产生的杂环胺远远多于炖、焖、煨、煮及微波炉等温度较低、水分较多的烹调方法。在烹调温度、时间和水分相同的情况下,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产生的杂环胺较多,因此
 
  (1)应注意不要使烹调温度过高,不要烧焦食物,并应避免食用较多烧烤煎炸的食物。
 
  (2)在烹炸鱼、肉时表面涂抹淀粉糊,或烹调肉类前先用微波炉预热,可有效减少杂环胺生成。
 
  (3)膳食纤维具有吸附杂环胺并降低其活性的作用,蔬菜水果中的酚类、黄铜类等成分有抑制杂环胺致突变和致癌的作用。因此,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对于防止杂环胺的危害有积极作用。
 
  食品安全无关小事,食品安全事件也不限于以上种种,生活中大家一定要特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网站发布信息为协会版权所有,所有转载请联系cnhfa@cnhfa.org.cn,转载请标明作者及来源。)